close



html模版新旗艦未能救市,小米的七年之癢尚存四大命門






20多天前發佈的小米6,似乎是小米成立七年來期望最大的一款旗艦產品,既是小米能否結束銷量滑鐵盧的關鍵產品,也是小米重塑品牌形象再次沖擊中高端市場的關鍵。然而,突如其來的“重啟門”卻為小米6,甚至是小米的未來蒙上瞭一層陰影。



幾天前,搶到小米6首批供貨的網友們紛紛在MIUI論壇流言反饋,最多的問題就是“充電重啟”,最終原因歸咎於高通的驍龍835,小米6的第二輪銷售中搶購依舊。七年是人體細胞完成一次整體新陳代謝的時間,成立七年之久的小米也迎來瞭自己的“七年之癢”,而小米6的“重啟門”是否會是“七年之癢”的先兆呢?



2010的一碗小米粥來開瞭小米手機的序幕,本著“打土豪分田地”的革命情懷,小米贏得瞭無數吃瓜群眾的歡呼,僅僅4年之後,小米便在銷量上沖上瞭國產前三的陣營。對比來看,“七年之癢”等待小米的不是下一個高峰,而是一段持續瞭兩年的低谷。能否在七年這個關鍵節點實現觸底反彈,進而完成一個新小米的蛻變,這也外界希望雷軍和他的團隊所能給出的答案。



不過透過小米6以及剛剛發生的“重啟門”來看,小米的七年之癢尚存在四大命門。



1、品控仍然是小米最突出的問題。



小米第一代產品發佈時,熱度幾乎可以用萬人空巷來形容,彼時小米受寵的原因便十分明顯,不是品牌,不是服務,而是赤裸裸的性價比。在小米6的發佈會上,雷軍講瞭很多,但大多都是性能指標,最終讓人記住的還是性價比。



便宜不是一個壞事情,在任何情況下“性價比”都有可能成為最大的殺器,這恐怕也是國內手機市場日復一日上演價格戰的原因所在。小米所“忽略”的是,性價比背後最大的隱疾恐怕就是品控瞭。雷軍在小米七周年之後的業務動員會上講瞭三個關鍵詞,即創新、質量和交付。野心和初衷不言而喻,隻不過事情的繼續並不如雷軍的構想那麼簡單。



在MIUI論壇上有人做過小米6的問題調查統計,除瞭被曝光的“自動重啟”,“WiFi斷流”、“發熱異常”、“機身縫隙大”、“按鍵松動”等問題榜上有名。就目前國內大多數手機廠商的品控水平來看,小米6的這些毛病本無可厚非,隻是除瞭“自動重啟”之外,其他品控問題在小米的前幾代產品上已經有過前車之鑒。比如小米5和小米Note的“發熱門”,紅米Note3的“WiFi斷流門”,小米4的“點膠門”等等。



小米需要明白的是,品控的解決之道不是宣傳工藝上的先進性,更不是用性能來沖淡產品自身的不足。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早已過瞭那麼“發燒友”的時代,如何解決細節上的一系列問題,抱著一顆“匠心”去打磨產品,仍然是小米應該重新思考的。



王智明 博客 2、供應鏈是小米的死亡螺旋。



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小米開啟瞭國內手機市場“搶購”的先河,直到今天仍然有不少品牌經營此道,小米6的銷售方式也延續瞭這一策略。據爆料稱,小米6的首批供貨在90萬臺左右,即便出現瞭“重啟門”時間,第二輪搶購仍然“秒空”,當然其中有多少黃牛的成分還不得而知。



小米的供應鏈問題曾出現過戲劇性的一幕,在小米如日中天的時候,小米的供應鏈管理被奉為圭臬,以至於有媒體報道稱“從產品定價、談供應商到確定供應量,每一環都彰顯著雷軍營銷的藝術”,究其核心無外乎依靠巨大且高速增長的出貨量,對供應商進行高壓管理,並與小米的利益相捆綁。可隨著銷量的高臺跳水,“問題重重”成為小米供應鏈使用最多的形容詞,最直接的就算小米的一些旗艦產品長期缺貨,部分產品品質問題頻發等。



小米6是雷軍親自接管供應鏈管理後最重要的旗艦產品,並幸運的拿到瞭驍龍835的國內首發權。需要註意的是,盡管高通一再否認驍龍835的產能問題,可從早前三星推遲S8的發佈日期來看,高通產能不足的質疑並非是空穴來風。目前搭載驍龍835的機型已經出現瞭三星S8、小米6、一加5、金立S10、中興天機8等,小米能獲得高通多大的供貨量直接決定著小米6能否短時間內公開銷售。一直以來,將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裡並不是小米所擅長的,早先的產能不足多可以歸結於此。



當然,最讓小米痛心的或是供應鏈問題引發的銷量下跌。從IDC的數據來看,2016年Q1到Q4,小米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同比下跌分別為:32%、38.4%、42.3%、40.5%,全年出貨量同比下跌達36%,與OPPO 同比122.2%的增長,以及vivo驚人的96.9%,已經不可同日而語,也暗示瞭在供應鏈問題上,小米較於華為和OV有著致命的差距。而在今年Q1的銷量中,小米的市場份額相較去年同期下滑到9%,出貨量同比再次下跌7.5%,而最終能否再觸底反彈,關鍵還是能否徹底解決供應鏈問題。



3、成本定價問題的集中暴露。



盡管小米6的定價比前代產品漲瞭500元,但在這場國產手機集體漲價的背景下,小米仍舊在堅持性價比策略。依稀記得在小米最瘋狂的2014年,紅米手機降價到 699 元,並在屏幕上寫著大大的“血戰到底”四個字。後來小米Note頂配版問世,雷軍的回答是:高價並不是高端的唯一代名詞,小米堅持貼著成本價走定價策略。



曾經的小米是傲嬌的,這種態度源自於高速增長後的“舍我其誰”,不幸的是,小米還沒來得及肅清競爭對手,成本定價策略的問題便集中暴露。



一是手機元器件的上漲進一步削弱瞭手機廠商的利潤空間,想要生存下去,要麼漲價,要麼降低質量,這兩點是小米無法避免的。



二是規模效應才能換來元器件的議價優勢,小米在銷量高臺跳水後,在供應商體系中的話語權已經大打折扣,漲價恐怕是迫不得已。



三是消費者的喜好變瞭,他們願意為差異化或者擊中痛點的功能買單,比如快充、拍照、顏值等,性價比的權重大不如前。



四是小米的成本定價的策略犧牲瞭太多,從供應商的利潤到品控的不足,最嚴重的是犧牲瞭用戶的忠誠度,即便是降價也很難挽回銷量。

老虎 王智明

最明白其中利害的還是小米和以雷軍為代表的管理層,但小米6的定價邏輯卻向外界傳遞瞭一個信號:即便要反攻市場,小米的打法依然是性價比戰略。可以理解的是,小米有著相對穩定的消費群體,放棄成本定價轉向高定價、高成本迎來的可能是更可怕的失敗,畢竟拯救小米的品牌認同和產品形象絕非一日之功。



很明顯,小米選擇瞭相對保守的打法,一方面延續性價比的玩法,用同樣的策略沖擊中高端市場;另一方面放大小米的生態優勢,制造足夠的現金流,畢竟線下佈局和產品研發都是很耗錢的。換句話說,在銷量和價格的博弈中,小米試圖找到一個新的平衡點,但被傷害的品牌形象和用戶口碑,會因為同樣的成本定價逐漸回歸嗎?小米6的“重啟門”是個危險的信號,最終時間會給出一個答案。



4、營銷驅動的後遺旅館王智明癥。



從近幾年來看,小米拼命地想要在技術上證明自己,在公關口徑上傳出最對的就是小米4000多件的專利擁有量,而專利也是國內手機廠商最喜歡用的噱頭,隻是數量背後的含金量常常頗有微詞。不管怎樣,小米有著營銷驅動的發傢史,而這很可能成為小米能否走過七年之癢的又一個命門。



如果把手機市場比作一個江湖,小米在2013年前後是一個自恃清高的俠客,不斷挑戰江湖的既定法則,引得“六大門派”紛紛對其圍追堵截。按照功力深厚來按資排輩的話,小米恐怕一輩子默默無聞,但小米勝在“快”,並摸索出瞭一整套自我營銷之道。無招勝有招,天下功夫唯快不破,這曾經是小米的優勢,但當他從獨立的俠客成長為門派幫主的時候,功力上的欠缺便成瞭成長的瓶頸。



手機市場本就是一個江湖,手機廠商們最擅長的便是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,營銷起傢的小米免不瞭陷入幾場營銷撕逼中。在過去幾年中,紅米Note 2的換屏門、小米手機3的換芯門、小米5S Plus涉嫌NFC虛假宣傳等都被競爭吊打,小米在品控、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也被一次次放大。除此之外,雇傭水軍抹黑華為、投放重金封殺360奇酷、擴散樂視負面信息等業內幾場惡性公關撕逼事件,也被證實與小米有關。營銷驅動的前提就是保證足夠大的話題性,一旦失去瞭焦點,甚至會直接影響最終的銷量。



不得不承認,雷軍是一個營銷天才,一句“臺風來瞭豬都會飛”攪動瞭大半個互聯網圈,且在一連串的營銷驅動下,性價比成為小米最大的代名詞,參與感被視為小米粉絲運營的結晶,以及新國貨、發燒友等等,不可謂不成功。同時,用戶也早已習慣瞭“狼來瞭”的故事,當互聯網紅利消失,錯失消費升級紅利,連標桿蘋果在中國的銷量都銳減的情況下,小米的危機無疑是多維度的。



或許走下神壇的小米,有更多的耐心去思考傾聽非吹捧的聲音,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未來該如何發展,以及變通市場營銷的手段。



結語



不同於叫好不叫座的小米MIX,小米6稱得上是小米經歷低谷之後重拾信心的產品,既有消費者對小米的信心也有小米對產品的自信。首批發售便遭遇“重啟門”,小米6救市的希望平添幾層迷雲,尤其是剛剛有跡象轉好的用戶口碑再度引來瞭質疑。



但願小米能邁過這些坎。


5902

20多天前發佈的小米6,似乎是小米成立七年來期望最大的一款旗艦產品,既是小米能否結束銷量滑鐵盧的關鍵產品,也是小米重塑品牌形象再次沖擊中高端市場的關鍵。然而,突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q682y4g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